6月14日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农村广播田园交响栏目“科技撑起产业链”专题播发了对我省马铃薯产业及我校谢从华教授的采访稿。现将栏目刊发,以飨读者。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在《湖北省马铃薯产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的带动下,最近三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以年均50万亩在增加。土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豆育种。拥有世界领先的土豆育种技术的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以技术入股了湖北凯瑞百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年的时间,他们真正把实验室的成果变成了规模化生产的现实。请听记者贝妮报道:《传统产业的科技“薯”光》。
“我们通过在安陆和随州两个地方现场实测,我们的单产突破历史,我们的效益也突破历史,前些天北方很多车都云集在安陆等着去拖马铃薯,开车价格就是1块零五”
湖北省农业厅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曾德云说起马铃薯热销的场面异常兴奋,作为占到湖北夏粮产量四分之一的农作物,马铃薯在最近三年,每年均以5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而今年更是单产再创湖北新高,小土豆拥有如此增产增收的能量和湖北的气候条件以及区位优势密不可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现代马铃薯体系岗位科学家谢从华:
“我们处在一个南北的过渡带……”
湖北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在充分研究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以省政府名义颁发实施,至此,我省马铃薯产业开始走上了规划发展的道路,并有了扶持政策支持,湖北省财政从2009年到2012年,每年安排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全省各地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李秋洪
“去年粮食增产14.4亿斤,马铃薯挑了重担,增产……
“产量效益上面都同创新高,……”
产业要发展,源头是关键,种薯是决定马铃薯高产的首要因素,应用脱毒种薯,可增产30%-50%。
我们现在第一步我们学校跟凯瑞百谷的合作,就是解决种薯问题,现在湖北省的良种繁育中心就挂在这个公司里面。
谢教授口中的百瑞凯谷是一家农业科技新型企业,成立于2008年,公司以华中农业大学谢从华教授、柳俊教授《马铃薯试管薯高效生产》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为依托,以品种脱毒和试管薯生产规模化为支点,致力于体系完善和种薯品质的提高,支持湖北以及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百瑞凯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管薯中心经理李志英
因为前期华农一直都是在做科研嘛,并没有说要大规模生产,08年一直都是在科技转化的过程,09年试管薯中心就步入正轨,有规模化了。
2009年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的试管薯专利技术,百瑞凯谷公司开始有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开展了多个产学研相关单位参与的马铃薯种薯繁殖体系建设,建立了适合于湖北省自然生态和农业制度的繁殖方式,缩短了种薯繁育周期,脱毒繁殖体系逐步建立,当年共生产试管薯784万粒。而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百瑞凯谷已经具备了年产5000万粒的生产能力。百瑞凯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刘学青
“三年以内要达到1亿粒”
科技带动生产力在我省的马铃薯产业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国际上还在使用试管种苗繁育种薯的时候,谢教授的专利技术已经让试管薯带动的种薯繁育周期大大缩短。
试管薯以后到田里种,还不能大面积中,是原种薯,原种薯后,再移栽,到大田里种,两年周期,国外至少是三年一般是五年,加快我们优良品种的改良。
繁育周期的缩短直接为高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是全球解决粮食短缺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作物。马铃薯产业也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温家宝总理就曾经指出: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拥有世界领先的育种技术,还要真正应用于生产。2007年,华中农业大学以技术入股了湖北凯瑞百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年的时间,真正把实验室的成果变成了规模化生产的现实,但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不能仅仅止步于此。
以生产以市场需求来反促我们的科研
产学研应该是一个相互结合,并且相互促进的过程,科技带动了生产力,而生产力也能反促科研水平的提升,华中农大和百瑞凯谷的合作对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湖北乃至全国种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调整升级,希望有更多的传统产业同样迎来科技的“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