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里兰大学康春颖博士做客园艺讲堂
2013-12-18

  12月13号上午,美国马里兰大学康春颖博士做客园林学院园艺讲堂,做了题为“建立二倍体草莓花和果实发育研究的新模式”的报告。报告分为研究材料草莓简介、通过全基因组转录组深入探究早期果实发育、花形态建成、组织特异性的长片段非编码RNA的鉴定、展望五方面内容。

  草莓果实表面的小颗粒种子称为瘦果,在授粉之后,瘦果会释放生长素用于促进花托膨大,形成我们所食用的果实。草莓必须经过充足的授粉过程,即每个雌蕊心皮都要有受精过程,这样所有种子才会均匀释放生长素,结的果实才会大而匀称。但是生长素在种子何部位产生、何时产生,哪些基因参与了激素信号产生过程,康春颖博士在引出问题后,开始讲解她是如何一一研究这些问题的。

  通过RNAseq数据,康博士设计实验,分析草莓果实发育的转录表达。然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鉴定出在授粉过程中,生长素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会被短暂的诱导表达,其中相关转录因子在花托组织中检测到高表达。定量RCR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在胚乳和种皮内合成,然后转移到花托组织中,刺激花托组织的膨大。之后,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和RNAseq数据分析花芽组织,得到花芽组织转录组数据,鉴定出组织特异模块。

  长片段非编码RNA是目前研究热门的内容之一。长片段非编码RNA包括内含子型和基因间隔型,拥有类似结构基因mRNA的“帽子”结构和Ploy-A尾巴,在动物中靠RNA聚合酶Ⅱ转录而来。其功能推测参与基因表达的引导和诱导,也可作为信号分子。康春颖博士在草莓中鉴定出5833条长片段非编码RNA。其中在花粉和胚囊中有组织特异性表达的非编码RNA有1753条,这些非编码RNA的具体功能大部分还处于未知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

  最后,康春颖博士提出展望。在她们实验室研究基础上,未来的工作将包括筛选感兴趣的长片段非编码RNA通过干涉、超量表达和基因敲除等技术来研究其功能,以生长素为刺激物的花托膨大机制,花序结构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草莓突变体库的建立和维护等。

  康春颖博士全程英语报告。报告结束,老师学生纷纷提问,对其感兴趣的地方与康博士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康春颖博士于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取得学士学位,同年保送到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硕博连读。期间,以拟南芥为模式从事光信号调控气孔发育机制的研究,并在《Plant Cell》发表。2010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三年,以二倍体草莓为材料,采用刚刚兴起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花和果实发育各个时期的各个组织进行了基因组水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在《Plant Cell》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