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解读全球柑橘杀手黄龙病
2014-05-15

   5月5日上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与教育中心Fred Gmitter Jr教授应邀来到我校访问交流,并在园艺林学学院202会议室作了题为“Genetic and Genomic Tools in the Fight Against Citrus Huanglongbing in Florida”的学术报告。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以及园艺林学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Gmitter教授长期从事柑橘分子遗传与基因组学研究,此次学术报告他以柑橘分子遗传为切入点,引入是否可以利用遗传改良方法解决柑橘黄龙病,随后详细地讲解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不同种类柑橘对黄龙病的抵抗能力以及黄龙病研究进展。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其传播与昆虫柑橘木虱有着密切的关系,带病的植株潜伏期6个月-3年不等,病发后其病征在柑橘的叶、果、根均有表现,全树迅速黄化死亡。黄龙病病征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早期,但其存在时间可能更早。2004年巴西首次发现黄龙病,2005年佛罗里达也发现了黄龙病。黄龙病的发生,导致了大批柑橘果树的死亡,目前的防控手段多是柑橘木虱的防治以及种植无病毒新植株,因此,Gmitter教授研究中心希望能从大量的柑橘植株中寻找具有抗黄龙病的植株,然后再进行基因组学的研究从而获得抗黄龙病植株。报告中,他还从基因组差异的角度,分析如何选配亲本和选育抗性品种,从而获得抗病植株。

   Gmitter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幽默,在场师生受益匪浅。会后,Gmitter教授还与园艺林学学院果树系的师生进行了小范围的学术交流。

 

个人简介:

   Gmitter教授长期从事柑橘分子遗传与基因组学研究,是国际柑橘基因组研究联盟负责人。曾任Tree Genetics and Genomes副主编(2005-2011)。在柑橘遗传群体构建、分子标记开发、基因组学与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培育的三个柑橘新品种最近获得新品种权保护。已在Theor Appl Genet、BMC Plant Biology、Physiologia Plantarum、Tree Genetics Genomes、Plant Science、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等刊物发表第1或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