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张余洋:用炙热的爱,让每一株“苗”茁壮成长
2022-03-13

张余洋与导师叶志彪教授(记者 徐行 摄)

“研究生导师们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好导师……”1月11日,2021年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评选会的现场,校长李召虎这样勉励着广大教师。彼时,坐在台下的张余洋倍受鼓舞,他因自己是一名研究生导师而感到自豪,也深知做好这个导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那一刻,他想起了两个人——本科论文导师李汉霞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叶志彪教授。

“他们就像两束光,照亮着我研究生导师生涯的路。” 2006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的张余洋,一直从事的是蔬菜品质生物学与分子育种的研究。刚开始,张余洋还没有自己的学生,但那时的他却经常学习课题组叶志彪、李汉霞等老师如何培养研究生,据张余洋回忆,在“前辈”的影响下,那时的他在心中已经种下了做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的“种子”。

2010年,“偷偷学艺”的张余洋终于有了自己的研究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张余洋立志做教书育人的“良师”。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这是张余洋每次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必说的一句话。身为共产党员的他知道,崇尚共产党人的大德、公德、私德在人的成长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张余洋的育人理念里,他始终坚持育人的根本在立德,“因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2021年迎新季,张余洋带着工作证帮助新生搬行李、作引导、话家常(受访者 供图)

怎么让同学们将个人价值感、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辱感有效串联呢?张余洋在多年探索中发现,课堂是最好的契机。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内容便出现在了他的课堂中。课堂上,他结合专业课程循循善诱,爱党爱国的情感和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志向渐渐走入学生心中。

不仅如此,为了让学生坚守三农情怀,投身三农事业,自2017年起,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经发出,张余洋都会认真研读,并将其中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在《高级蔬菜遗传育种》课中,通过解析文件中“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他鼓励同学们学好生物育种,投身蔬菜种业,为攻克种业的‘卡脖子’做出贡献,以成功的校友企业为例,激励他们在中国蔬菜种业中大显身手。在《设施园艺工程技术》课上,结合国家实施的“两减一增(减肥减药增效)”战略,他又和同学们畅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引导他们认识到农业发展为什么要走、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农业未来发展大有裨益,让我们对专业学习和科研探索更有信心和方向,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科研梦想,”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苏苏这样说。

张余洋在首届全国番茄大会上作汇报(受访者 供图)

要说张余洋的课题组,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课题组。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加纳等国家的留学生“汇聚”到了张余洋这里。“如何让他们学有所用,为他们国家做贡献”是张余洋时常思考的问题。他发现这些留学生基本都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畅想认同,还对中国有着强烈的挚爱,于是他在对留学生的科研指导中通过阐述“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国家战略的内涵,让留学生们逐渐了解了中国发展理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

留学生Safir Ahmad Tamin因疫情原因留在了自己的祖国阿富汗,2021年,由于美军撤离致使阿富汗处于战乱,“在颠沛流离、水电匮缺中,是张老师的鼓励让我不再害怕”,Safir Ahmad Tamin在极其困难中仍然坚持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并顺利将研究成果发表。如今,他向张余洋申请,将继续来华深造。

“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规律。”

“爱生要一视同仁,但教育需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要尊重他们每一个人的发展规律。”在有博士研究生5人和硕士研究生11人的“大家庭”里,张余洋这个“大家长”总是想得很多。在他看来,只有在科学研究和成长成才中激发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他们也才能学有所得。

张余洋指导同学们的科研进展(记者 徐行 摄)

针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来源的新一届研究生,“瞄准前沿、早定课题、分类培养”是张余洋的“法宝”。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对未来的期许,张余洋面向蔬菜学科前沿给予分类指导,通过引导他们精准设置研究课题,分类采取对应的育人举措。

“张老师引导我设计的课题很有延展性,既能够向应用拓展,又能够向基础延伸,很适合我”,博士研究生张星雨就是众多“受益人”之一。专硕录取的张星雨一开始设计是低吸收重金属资源材料筛选及嫁接影响相关的课题,这个课题具备很强的应用性,符合专硕培养的要求。随着探索的深入,张星雨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方向的研究,于是他想但进一步深造转博。在与张余洋说明自己想法后,张余洋根据张星雨的兴趣点和前沿研究内容,让张星雨转向低重金属累积的机制分析。“这样不仅延续了我硕士研究的基础,还能在我最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探索,更重要的是张老师还根据未来我的选择制定了发展路径,我想我的未来一定很光明。”

不仅为学生“量身打造”研究课题和方向,张余洋还鼓励他的学生全面发展。

2017年,当硕士研究生任宗君拿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的奖状到张余洋办公室时,张余洋激动万分,甚至与任宗君击了个掌。其实,任宗君一直在繁忙的科研之余开展着与生物信息相关的创业。一开始,任宗君还担心导师张余洋可能不同意,自己的创业面临“夭折”。但听完自己学生的创业想法后,张余洋鼓励任宗君继续下去,并表示会支持他实现梦想。事实证明,张余洋的支持给任宗君莫大的信心,在经济管理学院包晓岚、信息学院李国亮等老师的指导下,任宗君的“生物信息技能编程直播学习”平台最终上线,让自己的创业梦想得以实现。“张老师的鼓励是我能继续下去的动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学业也没有落下,有时他甚至牺牲休息时间为我讲解科研问题。”如今已在安徽蚌埠干部学院工作的任宗君激动地说道。

张余洋指导一名研究生(记者 徐行 摄)

正是在张余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分类指导下,他的学生中不仅有第一作者发表于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等行业主流期刊的,还有获得湖北省创新创业金、银奖的,研究生就业率也常年保持在100%。

专业产业“同频共振” 科研应用“无缝对接”。

在张余洋的观念里,关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是不够的,特别是蔬菜这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更是如此。

张余洋与同学们讲述番茄幼苗的长势(记者 徐行 摄)

为了让研究生更加“接地气”,近年来,张余洋和蔬菜系的老师们与武汉楚为公司、武汉市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密切的合作联系,并分别与之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还建设了武汉楚为种业研究院、寿光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等校外实践基地,每年接纳100余名研究生实践实习,为他们拓宽了实践训练的空间。

已经毕业的李艳正是在读研时一次次的“校外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读研时我主要研究的是番茄的育种,在一次校外实践中我发现,培育新品种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益,那一刻我知道了这就是我研究的意义。”回忆起那段经历,李艳依然记忆犹新。目前是河南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助理研究员的她,2013年毕业时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扎根家乡基层农科院,潜心钻研番茄育种,用所学专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让科技造福农民。用她的话说,身为共产党员,就要做好党联系农村基层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民造福,而这些也是同为党员的张余洋告诉她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张余洋“课程实验+科研训练+校外实践”三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理念的践行下,拓宽了研究生实践训练的针对性,提高了他们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们真正接触到了生产一线,了解了企业实际运行流程,让自己的科研更有方向。

“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科研与应用‘无缝对接’,才能让学生将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张余洋如是说。

张余洋在2021年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评选会上分享研究生育人工作(记者 川竹 摄)

番茄,茄科茄属植物,也是张余洋多年来研究的对象。他说,番茄从结果到成熟要经历幼果、绿熟、破色、红熟4个时期,而学生的成长亦如此,他就是要用导师炙热的爱,让一株株“苗”茁壮成长。

(本文作者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记者 徐行 审核人 张宏荣 程运江 叶志彪)